A.信誉状况
B. 经营状况
C. 管理水平
D. 发展能力状况
第2题
A. 我行已经为之提供信贷服务的客户
B. 我行可能为之提供信贷服务的客户
C. 我行已经或可能为之提供贷款服务(不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的客户
D. 我行已经或可能为之提供信贷服务(包括提供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的客户
第4题
A.客户分析包括客户品质分析、客户财务分析、客户信用评级
B.客户历史分析包括成立动机、经营范围、名称变更、以往重组情况等
C.客户品质基本分析包括客户历史分析、法人治理结构分析、股东背景、产品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分析、信誉状况
D.对公司高管人员的评价应包括教育背景、商业经验、修养品德、经营作风、进取精神
第5题
A.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大致经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法、违约概率模型分析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B.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
C.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用评分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模型的关键在于特征变量的选择和各自权重的确定
D.违约概率模型能够直接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
E.一般来说,违约概率模型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致的、明确的违约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至少10年的数据
第6题
A.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大致经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法、违约概率模型分析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B.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
C.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用评分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模型的关键在于特征变量的选择和各自权重的确定
D.违约概率模型能够直接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
E.一般来说,违约概率模型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致的、明确的违约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至少10年的数据
第7题
A.客户因素包括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
B.个人客户的参考因素是指客户职业、职位、收入、背景、地位、信誉和外界评价等
C.企业客户的参考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架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所处行业、信用评级以及中介机构的评价等因素
D.被联合国、政府部门等列入“黑名单”的客户不属于参考因素
第9题
A.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大致经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法、违约概率模型分析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B.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
C.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用评分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模型的关键在于特征变量的选择和各自权重的确定
D.违约概率模型能够直接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
E.一般来说,违约概率模型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致的、明确的违约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至少10年的数据
第10题
A.在A1tman的Z计分模型中,2值越高,违约率越高
B.在A1tman的Z计分模型中,Ahman认为若z值掬1.5,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应被归入高违约风险
C.RiskCa1C模型是在传统信用评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
D.CreditMonitor模型是一种使用于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其核心在于把企业与银行的借贷关系视为期权买卖关系,从而通过应用期权定价理论求解出信用风险溢价和相应的违约率
E.A1tman与Ha1deman、Narayanan共同提出的ZETA模型,因为其应用范围广泛,因此对违约概率的计算更加不准确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